close

記者李鴻典/台北報導

台中64歲辛女士常感到右腳痠,終日躺也不是、坐也不是,站立時痠楚感尤其劇烈,症狀持續近六年,嘗試各保守治療均不見效,赴骨科檢查發現為腰椎滑脫不穩定合併神經壓迫,疫情爆發前決定動手術治療,術後症狀大幅改善,如今疫情趨緩,醫師叮囑要讓身體「微解封」,多強化核心肌群,笑說「找回跑掉的龍骨啦」!

▲辛女士「龍骨跑掉」(圖/亞大醫院提供)

辛女士表示,右腿痠麻長達五、六年,無論坐著、躺著、站著都相當不舒服,使她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,多年來嘗試各種保守治療效果不彰,某次進行物理治療時,治療師建議諮詢骨科醫師意見,果然找出真正病因,原來是「龍骨(脊椎)跑掉了啦」,術後痠痛感解除,她笑稱這是自己做過最正確的選擇。
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林琮凱表示,患者因腰椎關節及椎間盤退化,第四、五腰椎發生滑脫,屬於第二級腰椎滑脫,導致脊椎狹窄及脊髓神經擠壓,經評估後建議手術治療,能將脊髓空間擴大,解除對神經壓迫,並穩定滑脫的腰椎。

林琮凱醫師說明,「腰椎滑脫」為腰椎椎體向腹側或向背側移動,約有10%患者因症狀嚴重,需要手術治療,而腰椎滑脫非單一因素造成,但以椎弓斷裂性(椎骨解離)及退化性滑脫較常見,尤其退化性滑脫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,進而導致脊髓腔空間狹窄,常會有間竭性跛行,走沒幾步路就需要休息才會緩和,生活品質大受影響。

林琮凱醫師指出,腰椎滑脫可能造成腰、腿、臀等部位出現痠、痛、刺、麻等坐骨神經痛症狀,通常會請患者採取保守治療三至六個月,但若經藥物、打針及復健皆不見明顯改善時,就必須評估手術治療的可行性,上述患者接受「新式側位腰椎脊椎減壓及融合手術」,先透過側位經後腹腔置入椎間融合器作脊椎減壓及椎骨滑脫復位,再經後方骨釘固定連接上下椎骨使其融合固定。

▲林琮凱醫師說明,「腰椎滑脫」為腰椎椎體向腹側或向背側移動,約有10%患者因症狀嚴重,需要手術治療(圖/亞大醫院提供)

「傳統後方椎骨減壓融合手術」術中需要大量撥動脊髓神經作神經減壓,並經脊髓神經旁置放骨融合器,神經損傷風險高,而此「新式側位腰椎脊椎減壓及融合手術」,多數病患可不做脊髓神經勾或牽拉等可能造成神經損傷的動作,大幅減少神經傷害風險。另雖然側腹部及背部皆有手術傷口,但因軟組織及骨性結構破壞更少,術後的恢復更快,通常術後隔天即可下床,症狀也能大大改善。

林琮凱醫師提醒,「新式側位腰椎脊椎減壓及融合手術」適合有脊椎滑脫或脊椎不穩定的病患,術後脊椎狹窄併神經壓迫也能有所改善,詳細還需經由醫師評估與說明。另外,患者術後三個月內必須限制活動,尤其避免提重物、彎腰或坐矮椅子,避免手術置入物在脊椎骨融合之前有鬆動不穩的情況,術後三個月經評估則可開始「微活動」,漸漸恢復以往活動程度,例如游泳、慢跑、健身操等,並以正確的姿勢進行,才能讓日常生活恢復正軌。

 
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980576







離婚證人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atonicjftml 的頭像
    keatonicjftml

    宰相肚裏好撐船